苦难的历程

    在我了解的有数的几个画家里,我是喜欢凡高的。这种喜欢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只因为他的名字与苦难和贫穷相连。我觉得让这样一个伟大的艺术家遭受那样不堪的生活真是太不应该了。我甚至想过如果自己生在他那个时代没准就可以挽救他的一生。后来小女孩幼稚的怜悯过去了,再次品鉴他的画便有种彻骨的震撼。

    仔细研究的第一幅画便是那幅著名的《向日葵》。张扬的色彩肆无忌惮地发散出灼人的光芒,令人不能直视。我坚信那不仅仅是向日葵的光芒,我怀疑那幅画的某个角落里藏了一轮太阳,因为那画里的向日葵过于明亮的生长让人觉得扭曲。

    以后又断断续续地看了他的《麦田里的乌鸦》、《奥佛的教堂》、《收割者》、《夜咖啡馆》等作品,觉的他所有的作品里都有种神秘的东西,仿佛看不见的手一样,你不知道那只手究竟要伸向哪里,想要干些什么,只觉得它蠢蠢欲动。有些病态的激情在整个画面上蹿动,哪怕那个死气沉沉的精神病房里仿佛也在酝酿着一个充满暴力的阴谋。

    保罗·塞尚曾说过:“我迄今设想色彩是伟大的本质的东西,是诸观念的肉身化,理性的本质化。”凡高就是用色彩体现本质的代表人物。他说“画面里的色彩就是生活里的热情,寻找它和保存它决不是小事情。”所以他的作品里色彩是绝对的主体。那些色彩就是他的声明,它们代表着他的感情,传达着画家的思想,和线条一起构成了他的整个世界。在画里凡高不存在了,只有一个孤独的灵魂伴着放肆流溢的色彩高声呐喊,那种在生活里积压已久,尘封多时的激情和欲望在画面中花儿一般一朵朵的开放,可是没有人懂得。画家因为这无人理解的寂寞而背负了苦难的行囊在艺术的路上疯狂奔走。

    他自己说“一个具有平凡形式和轮廓的人,只要真切的痛苦抓住了他也将会成为一个独具性格的戏剧人物。”恰似在说他自己。一个原本平常的人,因为迷恋艺术竟走到无路可投的地步。贫穷和苦难为了拥抱艺术而拥抱了他。这是他为了自己所热爱的东西付出的代价。在他写给弟弟的信里有这样一段话“那些不信仰太阳的人是背弃了神的人,亲爱的兄弟,我在生活中和艺术里没有那亲爱的上帝也很能过得去,但我作为受苦难的人,我不能缺一件比我强的事物……在画面里我一直想说出事物,它像音乐一样可以安慰一切。我想用一个”永恒“来画男人和女人,这永恒的符号在以前是圣光圈而我现在在光的放射里寻找,在我们的色彩的灿烂里寻找。”这段话点出了凡高创作的灵魂。

    生活的苦难使他只能在画布里寻找世间至高无上的永恒。激情的画家为了语言不能表达的内心而爱上了色彩和线条。“如果人们所要说的,仅仅是清楚的说了出来,这对我往往好象是不够的。”“在画面里是某些无尽的东西——我不能对你解说。”正是这些矛盾的东西给了画家无尽的苦难,当人们都只能用语言去表达的时候他却用色彩和线条说话了。

    树高风摧,高处的清寒寂寞是最难排遣的。世故人情不能容纳凡高鲁直的灵魂,他只能将灵魂溶入画中。如我国先锋派画家黑鬼所说“我匍匐在刀锋上寻找自己的灵魂,用心沾着自己流淌的血去营造让灵魂能够出没的氛围……我希望我的画里有一个自己的灵魂,而且通过对形式语言的探讨过程找到体现我灵魂最佳的‘外表’,使我的灵魂得到纵与横的展示和栖居。”有人评价黑鬼的画说他的画中渗透出莫名的悲剧意识,难以言传的孤独感,具有生命本能的绝望感、恐惧感。我觉得这样评价凡高更合适。虽然凡高所用的色彩大多明艳,可那明艳也是某种绝望的体现,大片大片的色彩赤裸裸地展示着各种的生命,不懂得掩饰,不懂得回避,那么艳丽又那么绝望。

    我们只能说苦难意识是艺术创造的源泉,没有大悲大恸便没有艺术的灵魂。艺术的路往往都是苦难的里程,伟大的艺术家都曾让自己的血液和苦难沟通,凡高如此,黑鬼如此,古今中外的许多大家都如此。

    今天和过去相比可算繁华盛世,艺术家在精神上容易被浮华繁荣的物质生活俘获,艺术缺乏某种苦难的滋润也易于走向柔媚轻飘。人们在温暖的房间里顾不得为窗外的一缕阳光心碎。而没有代价的艺术就像未见血的碧血剑,是难以通灵的。

    "当杜尚给蒙娜丽莎添了两撇胡子,达利给维纳斯像装上了抽屉,古典艺术那精致高雅的美在现代画家那里遭到了无情的亵渎和破坏。古典艺术的美以他无与伦比,无可超越的质地遭到现代画家的嫉恨。在这样的美面前他们束手无策,唯一能做的就是和这一美的传统决裂。他们必须孤独的上路。"我们不管现代画家对古典美的破坏究竟是出于什么心理,但打破了的总得补回来,不可否认的是:在古典主义之后现代画家们一直没能形成任何固定的风格。昙花一现的艺术形式决不是画家们给艺术的最好交代。凡高已经走远,剩下的苦难历程由谁走下去?

[本日志由 米虫 于 2007-11-02 11:22 PM 编辑]
文章来自: 本站原创
引用通告: 查看所有引用 | 我要引用此文章
Tags:
评论: 1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4084
  • 1
米虫 [2005-10-13 04:50 PM]
太多的悲苦让人麻木,太多的怜悯使人软弱。也许我们都不懂艺术,也不懂凡高,也许是我们太软弱才愚蠢到要去怜悯艺术。
  • 1
发表评论
昵 称:
密 码: 游客发言不需要密码.
验证码:3 + 3 =
内 容:
选 项:
虽然发表评论不用注册,但是为了保护您的发言权,建议您注册帐号.
字数限制 800 字 | UBB代码 关闭 | [img]标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