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之我见

    看完了<<王子复仇记>>,感慨万千,可是拿起笔来却觉得一无可写.太沉重了,当一支笔上负担了生命的玄机时,我相信很多人都会和我一样失语的.

    面对哈姆雷特是难的,那就像是将你与自己关在一起面面相对.他的叹息连着你的困顿,他的愤怒牵着你的迷茫.从王宫里走出来的哈姆雷特就生活在我们之间,那些折磨他的思想也在时时折磨着我们,那些让他犹豫,让他癫狂,让他疑惑的理智也无时不在搅扰着我们的心灵.面对哈姆雷特时,我们面对的不是为正义而复仇的王子,不是人文主义的英雄,我们面对的恰恰是我们自己.

    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从此,人类开始了千百年来认识自我的历程。迄今为止,在对外部世界的探索和认知上,人类的触角已经延伸很远,唯独在对自我的认识上,却时常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人自身的局限像一张网把人罩在此岸的时空里无法挣脱。这在哈姆雷特的故事中很容易得到证明。

    当哈姆雷特从“天堂”回到丹麦,看到的是父亲离奇的死,是母亲短暂的悲,是叔父卑劣的得意,于是在“天堂“里做的梦破碎了,他从小到大一直信仰的善良,理智,忠诚等等的美德都成了疑问。曾经他觉得这个覆盖众生的苍穹,是一顶壮丽的帐幕,而那个金黄色的火球点缀着的屋宇是那么庄严。曾经他以为人类是一件了不得的杰作,有高贵的理性,伟大的力量,优美的仪表,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像一个天神。他相信人就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可是现在他迷惑了,也许在生命的前几十年里,在他尊贵的地位上他从来没有见到过丑恶,他还是个没长大的孩子,而今他见到了,而且一见就是那种让善良的人们膛目结舌的丑恶。没有过度,没有预兆,他从天堂直接走进了地狱。人说美好的东西都是脆弱的,于是他心中对人世美好的幻想很轻易的破碎了。

    他对母亲说“我如墨之披肩,我黝黑之孝服,或频频之悲叹,或成渠之眼泪,或沮丧之神情,或任何类似之形态,哀恸之表情都无法表达我的内心,因为这只不过是“模样”。人人都可以伪装的。我内心之有早远超于表达,那些不过是悲哀之瓶花,衣裳而已。”怎么能不悲哀呢?猝死的是自己以为像天神一样健壮的父亲,改嫁的是自己认为最忠贞,贤惠的母亲。信仰的世界轰然倒塌,悲哀让人无法直面。生活成为一个打紧的结使他心烦意乱,曾经活泼,单纯的王子不见了,他开始忧郁,太多的疑惑无人解答,生命没有给他一个适应的过程,灾难来了,他却不知道如何应付。烦闷的心想必是渴望帮助的。可是谁能帮他呢?

    信任的朋友成为仇人的爪牙,深爱的情人也做了仇人的工具,最苦恼的是自己敬重的母亲居然摇身一变成了仇人的妻子,曾经温馨的家变成了处处陷阱的牢笼。他像一只流浪在戈壁上的孤狼,绝望而寂寞的与整个世界抗争。对手是那么强大,要前进举步唯艰。对他而言,复仇是疯狂的事情,他所受的教育给予他理智,可是面对敌人时,这种理智就成为他犹豫不决的借口.于是他说“理智能使我们成为懦夫,而顾虑能使我们本来辉煌之心志变的暗淡无光像个病夫,使我们失去魄力。”  

    父亲的死让他看透了人世间的丑恶,他开始对一切都产生怀疑,甚至对鬼魂的话也产生怀疑,是真?是假?对母亲又恨又爱,对鬼魂将信将疑,对生活是生存,还是毁灭?是忍受命运的折磨,还是反抗人世的苦难?仇恨一直吞噬着他的心,复仇的信念始终不忘,可敌人是那么的强大,而他又是那么的弱小,矛盾重重的他在焦灼的内心和冷酷的现实之间不得安宁,濒于疯狂,为不能替父报仇而感到痛心疾首。而更痛苦的是他不知道该怎样定位自己的身份。他要杀的人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他的父亲,是他母亲的丈夫,况且敌军压境,纵然他可以忘却所有的理智,忘记他所受过的所有教育,单纯的做一个复仇者,可是社会能理解他吗?“他有这样高的地位,他的意志并不属于他自己,因为他自己也要被他的血统所支配;他不能像庶民一样为自己选择,因为他的决定足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安全,他是全身的首脑,他的选择必须得到各部分肢体的同意;照他的身分地位说来,他要想把自己的话付诸实现,决不能越出丹麦国内普遍舆论所同意的范围。”连雷欧提斯都这样说,哈姆雷特自己怎么会不明白呢。可是难道就让父亲枉死吗?就让父亲的灵魂这样满怀着仇恨和愤怒在世间游荡,让卑鄙的小人志得意满,让自己的心一直受着折磨?内心的挣扎让他痛苦不堪,他终于明白了:世界是污浊的瘴气的集合,是长满恶毒莠草的荒园,世界是一座大监狱,而丹麦就是其中最坏的一间。
    哈姆雷特是容易满足的,“上帝啊!倘不是因为我总做恶梦,那么即使把我关在一个果壳里,我也会把自己当作一个拥有着无限空间的君王的。”他是这样说的,世人都以为热衷于复仇的他是在意王位,人们会用自己狭小的目光去打量他的一切,会以为是野心让他杀死一个相当于他父亲的人。哈姆雷特是知道这种结果的,阮灵玉自杀时的遗言是“人言可畏”古今相同,哈姆雷特又何尝不顾忌人言呢?

    他因为顾忌别人的说法而拖延着不肯行动,他一遍遍的审视自己的心以证明自己的复仇举动是出于正义。在今天,这样的例子多的不可胜数。尽管人们看过几千遍的哈姆雷特却始终没有从中得到什么,看着哈姆雷特的优柔寡断我们也只有无奈而已。如果说哈姆雷特是可悲的,那今天仍然被相同的苦恼缠绕的我们就是可怜的,因为又过了不知道多少年了,我们并没有什么长进。认识自己,哈姆雷特做到了,尽管他也经过了那么久的反复考虑。

    哈姆雷特是悲哀的,当他对自己的朋友说“你把我看成了什么东西!你会玩弄我;你自以为摸得到我的心窍;你想要探出我的内心的秘密;你会从我的最低音试到我的最高音;可是在这支小小的乐器之内,藏着绝妙的音乐,你却不会使它发出声音来。哼,你以为玩弄我比玩弄一支笛子容易吗?无论你把我叫作什么乐器,你也只能撩拨我,不能玩弄我。”时,他是多么的哀伤,不怪他要说自己是个乞丐了,不怪他要告诉他那见利忘义的朋友说他穷的连一声谢谢都没有,而且他的那句谢谢也一文不值了。一个人失去了朋友的真诚,尤其是他这样的环境下,他还剩了些什么呢?

    当奥菲利亚也进入坟墓,他的爱从此更是没了着落。人一旦看破了死亡就会永远忧伤。活着的奥菲利娅无法使哈姆雷特洞彻自我,死后的奥菲利娅却更深刻的完成了活着时未完成的答卷。“……亚历山大死了;亚历山大埋葬了;亚历山大化为尘土;人们把尘土做成烂泥;那么为什么亚历山大所变成的淤泥,不会被人家来塞在啤酒桶的口上呢?凯撒死了,他尊严的尸体,也许变了泥把破墙填砌。啊!他从前是何等的英雄,现在只好为人挡雨遮风!” 在坟墓和骷髅面前,哈姆雷特忽然惊觉亚历山大也好凯撒也好,到头来不过是一堆爬满蛆虫的枯骨,是人家啤酒桶口上的淤泥、为他人遮风挡雨,这时他与真正的荒凉和虚无撞上了,所有冠冕堂皇的意义都是自我欺骗,所有的富贵荣华都是一无所有,原来这才是真正的人生。同时所有的人都像小丑说的----自掘坟墓。而当哈姆雷特知道了墓中女子竟然是奥菲利娅时,在悲痛之外才彻底领悟,美丽的沾满青春露水的花蕾一样的奥菲利娅也会变成腐肉和枯骨,他彻底心灰意冷了,或者说在悲痛中彻悟了。

    他于是不再顾忌那些流言蜚语了,他也不在乎世上的一切庸规陈俗了,他甚至开始直视死亡“死即睡眠,它不过如此!倘若一眠能了结心灵之苦楚与肉体之百病,那么此结局是可盼的”于是他死了,如愿以偿的睡去了,谁也不知道他是痛苦还是庆幸,是难过还是高兴。是的,我们不知道,我们甚至不知道自己应该为他惋惜还是为他欣慰。

    其实哈姆雷特是幸运的,也是明智的,他认识了自己,最后一幕他明白了:“世上原来不曾有我。”于是他归去的坦然,只留下我们在这里无端的猜测。也许等到我们也能认识自己了,我们也在岁月的流逝中明了生命的内涵了,那个时候我们就读懂了哈姆雷特。

[本日志由 米虫 于 2007-11-02 11:01 PM 编辑]
文章来自: 本站原创
引用通告: 查看所有引用 | 我要引用此文章
Tags:
评论: 1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8620
  • 1
幻英 [2008-05-19 07:32 PM]
谢了
  • 1
发表评论
昵 称:
密 码: 游客发言不需要密码.
验证码:5 + 1 =
内 容:
选 项:
虽然发表评论不用注册,但是为了保护您的发言权,建议您注册帐号.
字数限制 800 字 | UBB代码 关闭 | [img]标签 关闭